近日,安全研究机构 Botanica 在一次针对开源加密库实现的安全审计中,披露了 Cloudflare 旗下 CIRCL 密码学库中的一个高危漏洞 (CVE-2025-8556)。该漏洞存在于 FourQ 椭圆曲线的具体实现中,在特定条件下,可能允许攻击者通过**无效点攻击(Invalid Point Attacks)**恢复服务器的秘密密钥。
据报告,该漏洞于 2025 年 3 月通过 HackerOne 平台提交至 Cloudflare。经 Cloudflare 团队确认与沟通后,该问题已得到修复。
漏洞原理:无效点攻击与私钥恢复
本漏洞的核心在于椭圆曲线密码学(ECC)的安全性前提。在椭圆曲线 Diffie-Hellman (ECDH) 密钥交换协议中,服务器使用其**私钥(一个秘密标量 $s$)与客户端提供的公钥(一个曲线点 $P$)**进行标量乘法运算($s \times P$),以生成共享秘密。
此过程的安全性,严格依赖于客户端公钥点 $P$ 必须位于指定的高安全性椭圆曲线上。
“无效点攻击”是一种边信道攻击。攻击者有意提交一个不在预期安全曲线上的恶意构造点 $P’$。$P’$ 通常被设计为属于另一个阶数极小(例如,$n=400$)的“弱”子群。
如果服务器在执行 $s \times P’$ 运算前,未能严格校验 $P’$ 的有效性,就会触发漏洞。由于 $P’$ 所在的子群阶数 $n$ 很小,运算结果 $s \times P’$ 也会落在该子群内。攻击者可通过本地计算(例如,暴力破解 $n$ 次)反推出 $s \pmod n$ 的值,即获得了服务器私钥 $s$ 关于模 $n$ 的部分信息。
攻击者可通过提交多个具有不同小子群阶数的无效点,重复此过程。最终,利用中国剩余定理 (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),攻击者可以将收集到的所有私钥模数信息组合起来,完整地重构出服务器的私钥 $s$。
针对 FourQ 曲线的“退化曲线攻击”
FourQ 是一种 Edwards 曲线。其曲线公式的特定设计使其对上述“标准”的无效点攻击具有天然的免疫力。
然而,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适用于 Edwards 曲线的攻击变体——“退化曲线攻击” (Degenerate curve attacks)。
此攻击的关键在于发送一个 $x$ 坐标为 0 的特定形式点(即 $(0, y)$)。当 $x=0$ 时,Edwards 曲线加法公式中依赖于曲线参数的关键项被“零化”并消除。这导致了曲线的安全特性被“退化”,使得攻击者能够绕过其固有保护,重新启用基于小子群的私钥恢复攻击。
CIRCL 实现中的具体缺陷
理论攻击的成功依赖于代码实现层面的缺陷。研究人员在 CIRCL 的 FourQ 实现中定位了四个主要问题,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漏洞的产生:
-
Point.Unmarshal 点反序列化验证不充分:
此函数负责将字节流转换为曲线点。其实现未严格遵循 IETF 相关规范。规范要求在检查一个点及其共轭点后,必须进行最终的曲线有效性验证。CIRCL 的实现省略了这一关键的最终检查步骤,导致无效点得以通过验证。
-
pointR1.isEqual 比较逻辑缺陷:
一个用于内部点比较的函数存在逻辑错误。在特定的无效投影坐标状态下($T$ 值为 0),该函数会错误地恒定返回 true,导致后续的安全检查失效。
-
pointR1.ClearCofactor 协因子清除后未验证:
为确保点位于主阶子群,规范要求对点进行协因子清除(乘以协因子 392)。如果操作结果为中性点(Identity Element),则表明输入点无效。CIRCL 的实现执行了乘法操作,但缺失了对结果是否为中性点的必要检查。
-
pointR1.ScalarMult 核心运算缺少输入验证:
此函数是执行 $s \times P$ 标量乘法的核心。该函数完全假设输入点 $P$ 是有效的,未设置任何前提验证。由于缺陷 #1 的存在,一个恶意的“退化点”得以被传入此函数,直接触发了上述的私钥泄露攻击。
该漏洞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外部输入(公钥点)缺乏严格且多层次的有效性校验。Cloudflare 已通过修正 Point.Unmarshal 函数的验证逻辑修复了此问题。此事件再次凸显了在密码学工程实践中,对所有外部输入进行严格验证的极端重要性。
引用来源:https://www.botanica.software/blog/cryptographic-issues-in-cloudflares-circl-fourq-implementation







暂无评论内容